何世杰“阳明宴”
赏历史人文,品“浙”中滋味
“余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来自阳明故里的宁波余姚美食制作者何世杰与其团队将奉上一桌“阳明宴”,从王阳明的思想精髓与经典故事中汲取灵感制作的创意佳肴,将带观众了解“阳明文化”中蕴藏的深邃智慧。
阳明宴:糟味三拼、茭白、杨梅伴酒酿、海胆饭镬茄拼榨菜、王府三鲜、八宝糯米笋、芙蓉鱼片拼莲子、笋干菜扣肉、杨梅酥、咸菜豆瓣汤。
茭白
寓意家传词翰。明正德年间,王阳明为学生孝子黄骥题写“家传词翰”四字,后黄氏将它砖刻置为门额,是余姚唯一存世的阳明先生手书真迹砖雕。这道菜用河姆渡的茭白,做成毛笔造型,寄意阳明心学、翰墨辞章,代代相传。
糟味三拼
寓意真三不朽。真三不朽是历史学家、哲学家对阳明先生的总体评价,即“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海胆饭镬茄拼榨菜
寓意箪瓢余乐。王阳明读《易经》感叹:“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意为箪瓢虽陋,却安贫乐道。饭镬茄,是余姚农家最为平常的一道菜,大道至简,不离日用。
杨梅伴酒酿
寓意世味如酒。“道情暗与物情化,世味争如酒味醇”,王阳明把人世滋味比作醇厚酒味。杨梅,是宁波特产,以酒酿入味,香醇浓郁,品味世道人情。
八宝糯米笋
寓意格竹致知。“格竹致知”的故事是少年王阳明为成圣贤路中的一段曲折历程,此菜借用浙东多竹的自然状态,与王阳明好学精神联系起来,引发世人对阳明心学发展过程的思考。
王府三鲜
相传王阳明在余姚授学开课,因醉心于教育,渐身形消瘦,祖母岑氏吩咐家厨把河虾、蛋饺、肉圆作为三种主材,辅以小青菜、肉皮、香菇等为配料制成一道口味鲜美的菜。王阳明吃了后,不由感叹: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吾尝此佳肴,实为浙东之名菜也。
笋干菜扣肉
寓意安居饱食。王阳明写信给聂文蔚,“寒暑晦明,无时不宜,安居饱食,尘嚣无扰,良朋四集,道义日新,优哉游哉,天地之间宁复有乐于是者!”余姚盛产竹笋,此菜肴,是一道地道的家常美食。
芙蓉鱼片拼莲子
寓意瑞云送子。传说王阳明的祖母岑太夫人梦见天空祥云缭绕,仙人驾云而降,将一个婴儿送入她怀中,梦醒听到隔壁儿媳妇房中传来婴儿的啼哭声,王阳明出生了。芙蓉鱼片实为豆腐饺子,因形似云,莲子取“子”字,与民间传说相呼应。
杨梅酥
杨梅酥寓意岩中花树。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人问:“先生认为天下没有心外之物,比如这株花树,它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又有何干?”阳明先生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阳明先生以花为喻,巧妙地阐述了“心外无物”的心学理念。此菜肴取此典故,品酥之味,悟心之理。
咸菜豆瓣汤
咸菜豆瓣汤寓意姚江归棹。王阳明生于龙泉山下,姚江之畔,门人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姚江,发自四明山,穿余姚而过,汇入宁波甬江。这道汤,用家常咸菜做底,豆瓣为跳鱼肉制成,鲜味独特,足以让游子思归。
文化为引,历史入馔,品味渔风海韵,感受“知行合一”!宁波美食的独特风味不仅在央视《中国美食大会》里得到了淋漓尽致展现,更得到了评委们和广大观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