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餐饮产业链源头合作,打通西北地区优质畜产品走向浙江市场的通道,助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9 月 6 日至 9 日,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企业家专委会联合中国畜牧兽医报、中畜传媒,组织杭州大华饭店、杭州新新饭店、杭州悦兆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东阳宾馆、兰溪市餐饮行业协会、浙江瓯盈食品有限公司、温州瓯宴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等会员企业代表,赴宁夏盐池县、甘肃环县开展羊肉产业专项考察,实地探访羊羔肉、滩羊的养殖、加工全链条,为东西部食材合作搭建 “从牧场到餐桌” 的直通桥梁。
首站盐池:
解锁滩羊产业标准化密码,夯实直供合作基础
9 月 6 日,在盐池滩羊产业集团生态牧场,盐池滩羊产业集团副总经理赵志鹏详细介绍牧场的生态养殖模式,从牧草品种选育、植被覆盖率提升,到 “生态圈养” 替代传统放养的环境改善成果,再到饲料研发与营养科学配比流程,全方位展现盐池滩羊的 “绿色生长密码”。
“浙江餐饮市场对高品质、原生态食材的需求正持续增长,此次考察的核心,就是为省内餐饮企业找到‘放心、优质、稳定’的食材源头。” 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企业家专委会主任俞宝泉在现场表示,实地考察让餐饮企业直观掌握牧场的养殖实力与供应链能力,为后续建立长期直供合作奠定了信任基础。
9 月 7 日,考察团一行前往盐池滩羊集团惠安堡基地。据基地负责人介绍,该基地 2025 年计划屠宰羊 8 万只,不仅能直接带动 2000 余户养殖户实现户均增收 1.5 万元,还为当地提供了 40 余个就业岗位,实现了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向赋能。在屠宰分割车间,考察团全程观摩了从屠宰、分割到检验的全流程标准化操作,负责人特别指出,每一批次产品均需通过多重质量检测,确保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这一严格的品控体系获得了考察团企业家代表的高度认可。
走进环县:
红色土地上的 “中国羊谷”,书写产业振兴新答卷
作为红军时期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所在地,甘肃环县不仅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更凭借羊产业的蓬勃发展赢得 “中国羊谷” 的美誉。这里地处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760 万亩天然牧草地中生长着地椒、麻黄等 100 余种中草药,加之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带来的充足日照与昼夜温差,造就了环县羊肉 “鲜嫩不膻、紧实不柴” 的独特品质。
9 月 8 日上午,在环县车道镇 20 万只现代化羔羊育肥场,总经理张真旺带领考察团实地查看羊只生长环境,详细了解饲养周期、疫病防控措施及科学饲喂模式。育肥场内粉料机、铡草机等设备一应俱全,工作人员通过精准配方与分圈养殖,确保每只羔羊都能达到最佳育肥效果。
交流座谈会上,环县羊产业联合会会长姜中对考察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浙江餐饮行业支持环县羊产业发展的举措致以感谢。中国畜牧兽医报社长刘波表示,此次考察是浙甘两地产业对接的重要纽带,期待以羊肉为媒,推动更多西北优质农产品走进浙江。俞宝泉主任则坦言:“此前浙江消费者对环县了解不多,此次踏上‘中国羊谷’,真切感受到这里的产业潜力,我们将全力支持和推动环县羊羔肉进入浙江市场。”
当天下午,考察团还走进甘肃陇塬三羊牧业有限公司张塬养殖基地,并前往中共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参观学习。环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为创建陕甘宁新苏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考察团在红色文化熏陶中深化了对 “产业振兴” 的理解。
在环县羊羔肉产业发展集团座谈会上,总经理沈涛介绍,该集团作为县属国有龙头企业,已构建起 “牧草种植、种羊培育、规模化养殖、深加工、冷链物流、市场销售” 的全产业链体系,通过 “基地 + 公司 + 农户” 模式带动 204 个贫困村、6711 户贫困户增收。俞宝泉主任表示,未来不仅要推动环县羊羔肉走进浙江餐桌,还可搭建就业对接平台,助力环县青年赴浙江发展,实现 “食材出山、人才增收” 的双向共赢。
此外,考察团还参观了环县羊文化馆,深入了解 “环县羊肉十八吃” 的美食文化,为后续浙江餐饮企业开发特色羊肉菜品提供了灵感。
多方联动:
浙甘宁产业协同再提速,共绘餐饮供应链新蓝图
此次为期 4 天的考察,不仅让浙江餐饮企业深入了解了环县羊羔肉、盐池滩羊的产业优势与品质保障,更搭建起浙甘宁三地 “产业对接、资源互补、合作共赢” 的桥梁。一方面,浙江餐饮企业将通过直供通道降低采购成本,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西北羊肉产品;另一方面,也为西北地区优质畜产品打开了江南市场,助力当地产业振兴与牧民增收,为国家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贡献了餐饮力量。
供稿:省餐饮行业协会企业家专委会
往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