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拂过稻浪,香气漫溢乡野。10月12日,以“共富味?乡野香”为主题的浙江省第七届名点名小吃选拔赛暨全省第四届名点名小吃总决赛在磐安县方前镇和溪村开幕。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磐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方前镇人民政府、磐安县供销社指导,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点心(小吃)专业委员会主办,磐安县小吃协会、方前镇小吃产业联合会协办。这场扎根乡村的美食盛会,紧扣“千万工程”推进共同富裕的决策部署,依托磐安“身心两安 自在磐安”品牌与方前“小吃名乡 天路花园”特色,通过赛事竞技、工坊奠基、文化展演、农旅融合等多元形式,将“舌尖美味”转化为“共富动能”,在金黄稻田间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领导沈坚、华来成、李林生、钱锡宏,磐安县方前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巍民,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点心(小吃)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及专家评委代表王仁孝、董泓等出席开幕式。
1
赛事竞技:首增“共富维度”,
80余支队伍竞逐“金牌小吃”
作为活动核心,名点名小吃总决赛首次将“共富带动性”纳入评审体系,与“风味独特性”“技艺传承度”“产业适配性”共同构成四大评分标准,让小吃比拼不止于“味道”,更关乎“效益”。来自全省各县市的 80余支参赛队伍齐聚一堂,在和溪村的“稻田舞台”旁各展绝活。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传统风味组选手坚守老手艺,方前馒头的麦香、义乌东河肉饼的酥脆、兰溪鸡子馃的鲜香轮番登场,还原地道家乡味;创新融合组则深挖方前本地食材,研发出“稻田米糕”“药膳饺饼筒”“黄精馒头”等新品,让磐安药材特色与传统小吃碰撞出新火花。“我们的馒头用和溪村自产稻米磨粉,既保证口感,还能带动周边农户增收。”方前镇参赛选手施师傅的介绍,正是“共富维度”的生动实践。
最终,评审团从口味、文化、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综合评定,选出“金牌小吃”与“特色小吃”。获奖产品将录入浙江省名点(名小吃)产品库,制作人纳入人才库,为全省小吃产业高质量发展储备“匠心力量”。
2
共富工坊奠基:“1+3+N”模式破局,
名师结对赋新能
当天上午10时,方前镇小吃共富工坊奠基仪式如期举行。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磐安县相关领导及村民代表共同挥锹培土,标志着这座集“生产销售、文化展示、购物娱乐、非遗体验”于一体的共富载体正式落地。
仪式上,方前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巍民详细解读了工坊“1+3+N”运营模式:以强村公司为核心引领,通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多元化销售三大支撑,联动N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农户。“工坊预计提供100个就业岗位,带动本地食材采购额年增30%,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这一规划让在场村民充满期待。
同时,5位省级小吃技艺大师与方前镇5名小吃从业者签订“一对一”结对协议,并同步签约入驻共富工坊。未来,大师们将通过每季专项培训、联合新品研发,助力方前小吃提升品质、拓展市场,为产业发展注入“专业动能”。
3
农文旅融合:展销会晒“共富账单”,
徒步+戏曲添活力
农文旅融合活动为这场盛会增添了更多烟火气与文化味。“八品农官”小吃食材与农特产品展销会成为农户增收的“直接窗口”。展销区划分“小吃食材直供区”“共富产品区”,本地高山蔬菜、生态稻米、土蜂蜜、笋干等产品整齐陈列,每个展位都清晰标注“带动农户数”“年均增收额”——“高山糯米带动20户农户,年均增收8000元/户”“生态香菇联结15户脱贫户,亩产收益超万元”,直观的数字让游客真切感受到农特产品背后的共富力量。不少摊主还开通直播带货,让方前好物通过云端走向全国。
10月13日,“方前在行?寻味徒步”健康磐安徒步行将接续精彩。500余名徒步爱好者从付岙口公园出发,沿始丰溪绿道前行,途经2个“小吃补给站”,在欣赏秋日溪景的同时,品尝方前馒头、饺饼筒等特色美味。抵达终点和溪村后,完赛者还能领取“小吃共富礼包”,实现“健康与美味双收获”。当晚,“戏曲赋美?文化赋民”越剧专场也将上演,经典唱腔与小吃香气交织,让村民与游客在文化熏陶中感受乡村生活的幸福感。
近年来,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以美食为媒、以产业为基,赋能方前发展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农户打开了增收大门,更给山区海岛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方前样本”,为浙江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写下了生动注脚。
往期推荐 |